二战美国最惨烈胜仗:伤亡人数超过日本,由此使用原子弹_美军_硫磺岛_进行
珍珠港事件之后,美国与日本在太平洋展开了如火如荼的斗争。许多原本人口稀少、风景如画的热带岛屿,瞬间变成了弥漫着火药味的战场,生死存亡的较量在此展开。最初时美军身陷困境,但随着时间推移,他们慢慢扭转了战局,在陆海空三军的实力对比上远远超越了日本。然而,美国的军队在一座名为硫磺岛的地方遭遇惨重的损失,伤亡人数甚至超越了敌军,这也促使其考虑使用原子弹这一致命武器。那么,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背景呢?
一、战前形势
硫磺岛战役,是太平洋战争中一场极为著名的战斗,其发生地硫磺岛位于小笠原群岛内,距离东京约有1082公里,面积也仅有20多平方公里,虽小却战略意义重大。它恰好位于马里亚纳群岛与东京之间,成为两者之间的重要支点。尽管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接连获得胜利,要对日本本土进行有效轰炸依然有很长的距离,如果能够控制硫磺岛,这一距离将会显著缩短。
早期,日本在硫磺岛的驻军并不算多,只有1500多人和20架飞机。但自从1944年马里亚纳群岛失陷后,日本迅速加强了硫磺岛的防御,驻军人数猛增至两万多,并整编为第109师团,由栗林忠道中将担任指挥。这位指挥官非常敏锐地意识到与美军正面交锋的危险,于是充分利用硫磺岛复杂独特的地形,构筑了大量地下工事,并采取了有效的纵深防御策略以抵御美军的进攻。
展开剩余59%二、战役爆发
从1944年12月8日起,美军的轰炸机便开始对硫磺岛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连续轰炸,动用了800吨炸药。此后的每一个夜晚,美军几乎都在对硫磺岛进行轰炸。在正式登陆前的三天,美军还进行了地毯式的轰炸,试图削弱敌人的防线。1945年2月19日当天,美军首先以飞机进行轰炸,随后又用舰炮对岛屿进行了猛烈轰击,最后派出海军陆战队的三个师仓促登陆硫磺岛。
虽然美军牢牢掌握了制海权和制空权,并一轮又一轮地对硫磺岛发起轰炸,但实际效果却微乎其微。正如先前所提到的,栗林忠道巧妙地利用岛上独特的地形,将大部分军队布置在稳固的地下工事之中,因此抵御了美军的攻击,几乎没有遭受重创。随后的战斗异常惨烈,登陆当天,美军便有566人阵亡,1858人负伤,且进展缓慢,随每一步前行,必然需付出巨大的生命代价。
三、插旗折钵山
折钵山是一座尚未完全冷却的死火山,其海拔虽然只有170米,却成为了日本防守的重心,美军与日军在此展开了异常激烈的争夺战。此外,元山地区的争夺同样非常激烈。日军依据栗林忠道所制定的策略,严守工事,不再轻易发起冲锋,这使美军遭受了沉重的伤亡,甚至美国媒体提出使用毒气以对付那些藏匿于坑道中的日军。
经过无数的血战,直到2月23日,美军终于在折钵山插上了国旗,留下了那幅著名的历史照片。然而,战斗远未结束,直至3月26日,美军才宣告硫磺岛战役结束。原本美军预计在五天内就能攻下硫磺岛,却足足打了一整个月,付出了惨重的代价。在这场激烈的战役中,美军的伤亡人数竟然超过了日军,达到了28686人,而日本的损失为23388人。正是在这次惨痛的教训后,美国高层才下定决心,准备动用原子弹这一毁灭性的武器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下一篇:没有了